自 2025 年 6 月 20 日起,歐盟新的生態設計和能源標籤規則將適用於智慧型手機和tablets 。作為透過改善可維修性、可升級性和電池壽命來延長產品壽命的努力的一部分,這些規則旨在讓買家更好地瞭解設備電池的壽命、維修的難易程度以及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程度。

博客作者:
Andreas Nobell
我們都同意,讓消費者在更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產品是積極的一步。但是,要使其產生真正的影響,買家必須能夠信任製造商所作的永續性 聲明。我們 30 多年的TCO Certified 管理經驗證明,這些聲明必須經過獨立驗證,尤其是在複雜的電子領域。沒有獨立的驗證,綠色洗錢的風險仍然很高。
買家是否能夠信任這些聲明?
為了遵守新規定,製造商必須在歐盟銷售產品前,將技術文件和符合性聲明上傳至歐洲能源標籤產品註冊資料庫 (EPREL)。
然而,該規則缺乏一個關鍵要素:要求對所提供的資料進行獨立驗證。所有提供給買家的永續性 資訊都將由製造商自行宣告。
自我申報的風險
這有什麼關係呢?以電池壽命為例。即將實施的歐盟法規要求行動裝置電池在經過 800 次循環測試後,至少要保留 80% 的容量,這比現在通常測試的基準還要高。根據我們TCO Certified經驗,電池最常進行的測試是 300 次循環測試。
在此,歐盟規則同樣不要求對這些自我宣稱的電池測試結果進行獨立驗證,也不要求提交測試報告。這明顯會造成洗綠、誤導買家的風險,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永續性 效益。
未經驗證,洗綠的大門仍然敞開
這些新規則的預期成果之一,是讓消費者和機構買家有能力根據電池壽命和可修復性的可靠資訊來選擇產品。然而,雄心勃勃的標準只有在驗證合規性的系統下才有意義。實際上,獨立驗證是確保透明度和準確性的唯一方法,可讓採購者 做出真正明智的選擇,以支持永續性。
重要的問題仍然存在:誰來驗證這些聲明的準確性?在這個充滿捷徑和漏洞的複雜產品類別中,經驗顯示獨立驗證對取得進展至關重要。
請聆聽 Andreas Nobell 談論TCO Certified中電池的壽命和可替換性功能。